炎热夏日上海气温屡创新高,防暑降温成为今夏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上,远在布达佩斯的中国游泳健儿在泳池中披金斩银;而在上海,游泳也一定是今夏最热门的运动项目之一。即便你不太会游泳,在凉凉的泳池中泡一泡、或陪伴家中顽童池中嬉戏,都不失为夏日亲子降暑的好选择。
游泳能帮助提高肺活量、加快新陈代谢、预防脊椎病、释放压力,且对儿童身高的增加也有潜在帮助,因此不失为一项值得推崇的运动项目。但在游泳过程中,我们仍需注意一些细节,以便我们正确运动并避免可能的损害。今天我们主要说下游泳和眼病之间的联系。
我们每次进入泳池都会闻到或浓或淡的氯气味道,当这股味道过浓时,就会让我们的眼睛出现辛辣刺激感并感觉难以睁开眼睛;游完泳后眼睛也会红红的血丝密布,并可能出现眼睛痒、流泪等不适感觉。这是由于游泳池中的氯气和游泳者在泳池中带入的尿液、汗液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合成有害化学物质三氯胺并停留在水面上所造成的。泳池中的人越多,被合成的这种物质也就越多,刺激性氯味也就越重。三氯胺是一种能损害人体粘膜的化学物质,当其达到高浓度时就是警用催泪瓦斯的主要成分,它主要损害眼睛表面的角膜和结膜上皮,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还会加重干眼等眼睛症状。
既然泳池中的氯气会发生如此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在泳池内投放氯气呢?这是因为氯气有消毒作用,对抑制泳池内的微生物有很好效果。然而,当余氯发生化学反应被转化为三氯胺而消耗后,这种抑制效果就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了。而泳池中的再循环水是肠道来源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都可能会感染游泳者的眼睛,从而发生各种有传染性的急性 结 膜 炎 , 即 我 们 常 说 的 “ 红 眼病”。眼睛感染这些微生物的患者,会在游泳后的数天潜伏期后出现眼红、怕光、眼睛内异感觉、出现大量黄色或黏水样分泌物,并可伴耳前淋巴结肿大。泳池是传播“红眼病”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得了红眼病的人也有可能通过不干净的手在家里传播这一疾病。
此外,配戴隐形眼镜游泳会进一步增加这些微生物感染性眼病的发生概率;损害也会从危害相对较轻的结膜、即眼白部位,向危害较重的角膜、即眼黑部位发展;甚至还有可能发生阿米巴原虫的感染,导致严重眼部损害、甚至失明。
而配戴合适的游泳眼镜可有效减少上述风险,是在游泳时值得推荐的选择。然而有研究发现,当游泳眼镜配戴过紧时,会显著提高配戴期间的眼内压,而高的眼内压常常是和眼科的一种不可逆性潜在致盲眼病——青光眼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虽然目前的研究证据提示,配戴游泳眼镜并没有增加正常人群中青光眼的发病率,但对已经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来说,增加的眼内压仍有诱导或加重视觉损害
的潜在风险。
在海洋公园内,一些较“酷”的游乐项目,例如从一定高度冲入水中、或跳水等游戏,很受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然而,当以较高冲击力入水、尤其是头面部先入水时,眼睛、特别是作为眼睛“底片”的视网膜会受到一定冲击。偶尔的冲击可能并不会产生后果,但强烈或频繁的冲击却有潜在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一旦出现常常预后不佳。在专业跳水运动员中,由于视网膜被频繁冲击,即使原本健康的眼睛发生视网膜脱离也非罕见;而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由于其视网膜结构相对更为脆弱,因此高度近视的人进行跳水,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潜在风险也更高。
近年来,受益于近视手术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近视者能摆脱眼镜带来的不便、获得清晰明亮的视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既往近视发展中日积月累的损害,这些手术者的视网膜仍然和手术前一样脆弱,也应避免冲击性跳水项目。当然,对于游泳来说,近视手术基本不会带来额外风险,只需在术后一、两个月内暂停游泳即可,随后就能参与正常的游泳运动。
因此,我们对游泳者的建议是:
1.尽量配戴游泳眼镜,并务必选择专业的品牌并定期更换渗水泳镜,以避免泳镜品质太差而渗水失效;或为防治泳镜进水不得不过度调紧带子,导致眼压升高。
2.切忌配戴隐形眼镜游泳。
3.游泳前先淋浴及如厕,并避免在泳池中释放尿液。
4.尽量选择资质和卫生较好的游泳馆,尽量少地参与过度拥挤的泳池。
5.游泳者可在游泳结束后滴用抗病毒滴眼液进行一定的预防,并注意避免瓶口接触眼球造成人为交叉感染;一旦游泳数天后出现明显眼红和眼睛内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注意家中消毒和勤洗手。
6.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跳水等高冲击性项目。
虽然在游泳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某些细节可能会增加眼病发生的风险,但也无需杞人忧天、因噎废食。游泳对人体的益处远远大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我们只需仔细应对,完全能做到安全、健康和快乐的游泳。
炎炎夏日,清清池水,澈澈目光。小编真心希望能扔下笔和电脑会儿,和大家一样泡在水中,享受一个快乐而健康的悠闲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