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星期三无障碍 关怀版 返回官网
2018-03-01
关闭
本版新闻列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视手术的秘密

image

近视,是现代发展的后遗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为什么我们会近视?

由于我们的眼睛发育过度,或者长时间无节制地看近距离物体,比如书本、电视、手机、电脑等,导致睫状肌不能调节到原位置,收缩调节能力差。这是最初近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image


为什么近视度数会加深?

近视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不加节制地透支用眼。

近视之后大多人会选择配戴眼镜来帮助进一步看清事物。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配眼镜时,眼镜与晶状体的焦距相互匹配,使物体成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但是配戴凹透镜在提高视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视网膜离焦的情况。尤其若眼镜配得不合适或是之后用眼过度,更会引起眼球的过度拉伸,从而引起“近视眼镜会越戴越近视”的现象。

近视之后怎么办?

由于近视无法根治,只能依靠外力来矫正。

目前,矫正近视眼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配戴眼镜、角膜接触镜、近视手术。

配戴眼镜是多数人的选择,便宜无风险。但是长期戴眼镜,不仅要时刻携带,还要时刻去检查、更新换戴,最重要的是影响美观,甚至是影响前程,像部分人需要去参军、航空、空乘人员等硬件要求均是不能戴眼镜。

角膜接触镜,就是把镜片戴在黑眼珠表面,帮助消除近视和散光,保持更好的双眼视觉。相对于配戴眼镜会比较方便和美观。但长时间或者不正常配戴会造成眼睛代谢异常,降低眼睛抵抗力,更容易发炎。

近视手术安全靠谱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近视手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投入大规模进入临床使用,至今发展超过三十余年,经历了五大时期,可以说到现在是非常成熟。同时,眼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科技设备的高端发展、术前检查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术后不适及并发状况等都可预见,并将风险降到最低,结合医生的熟练操作,也是该手术风行的重要原因。

近视手术哪些?

近视手术发展到现在,类型变得颇多,但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激光手术(包括半飞秒、全飞秒、Trans-PRK准分子),其主要利用激光手术技术把眼睛里的角膜“削”成一副适合你的眼镜。

另一种就是ICL晶体植入术。ICL晶体植入术是将一种柔软的人工晶体,安放在人眼晶体前面,以此来矫正人的视力 ,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相当于把隐形眼镜放到眼睛里。

符合做近视手术的基本要求

在了解近视手术之后,很多人很纠结到底自己要不要去做近视手术,除了自身想要和工作需求之外,最好也要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最好在18~55岁;2.近视度数在两年之内相对稳定,每年变化不超过50度;3.眼睛部位没有疾病;4.没有糖尿病、艾滋病、红斑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

符合以上基本要求的人,已经符合做手术的一部分了,之后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详细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适合哪一种手术方式。

近视手术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手术前 近视手术前除了做好全面检查,还可以多和医生交流沟通,了解手术的流程和原理。

手术中 鉴于在手术之前大概了解手术的原理和过程,和医生也沟通交流过后,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就不必过分担心和紧张。

手术后 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也不要用力揉擦眼睛,短时间也要注意避免眼部进水。

手术后会反弹或是留下后遗症吗?

所谓的“反弹”是可能发生的,医学上把这种反弹现象叫做“回退”。但别太担心,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回退是可防可控的。

回退的可能性和程度与近视度数有关,中低度近视一般没有回退,高度近视虽然出现回退的可能性大,但一般也能控制在原有度数的5%左右。

对于术后多年出现的视力下降,往往不是因为“反弹”,而是近视还在加深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到医院眼部检查。

部分人群还会伴随着一些临床表现,像眼睛干涩、眼睛疲倦、眼镜充血、视觉疲劳等,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定期检查,专心休息很重要。

建议大家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专业且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保障安全性。

虽然手术可以让我们弥补遗憾,重见清晰,但还是要提醒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养成用眼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定期做下眼检。


image

image


放大 缩小 默认
  •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上海市眼科医院报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上海市眼科医院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上海市眼科医院院报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上海市眼科医院院报网络中心 反映。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71-7733
Copyright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备案号:沪ICP备17049357号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技术支持
运行 0.05093 秒,内存使用 4.06MB,数据库执行 106 次,用时 0.01935 秒,缓存执行 31 次,用时 0.001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