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是医院科技创新核心需求,也是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推动临床研究和加强研究型医院建设,12月25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特色门诊”在虹桥路院区正式揭牌启动。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高玮,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黄建南和孙涛副院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主任王于蓝、医护办主任汤淳、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科教办副主任许琰、院办副主任陈婧婧出席揭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主持。
高玮书记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眼病预防与诊治服务,呵护广大人群眼健康。而特色临床研究门诊的建立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通过临床研究引入的先进技术方案,可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和更有效的视觉健康方案。目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研临床研究项目30余项,涵盖眼病防治全周期和全年龄人群,如何无缝链接临床研究项目的供方(研究者)和需方(受试者)成为新时期待解决的新命题。
高玮书记指出,“临床研究特色门诊”旨在打造“以受试者为中心、临床研究无距离”的眼科研究文化和特色品牌,助力临床研究高效、高质实施,加速高水平研究结果产出,是新时期推动临床研究的创新探索和有益实践。临床研究特色门诊的启动,标志着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临床研究发展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为广大民众带来更多眼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技术和福祉。
出席的领导嘉宾一行随后体验了临床研究特色门诊的就诊流程,参观了新建成的诊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介绍,“临床研究特色门诊”由临床研究中心和院办联合酝酿筹划,列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23年首届“金点子”项目。
●在空间设置上,临床研究特色门诊设置在就诊人流集中的门诊楼一层,作为研究者日常招募和初筛受试者的专门区域,实现“受试者触达零距离”;
●在服务内容上,有意向病人可挂号“临床研究特色门诊”进行免费咨询,当值临床研究专员详细讲解相关研究项目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有确定意向的开展知情同意,实现“研究福利触达零距离”;
●在氛围营造上,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特色IP大眼仔为主,特别是针对临床研究实施的每一阶段,设计了不同等级的大眼仔周边奖励计划,营造临床研究门诊独特的文化范式,给咨询者留下深刻的眼防名片记忆。
临床研究特色门诊作为研究者与受试者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有助于更好推进各类眼科专科病种新的治疗方案和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医院不断优化眼病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特色门诊的启动和运行,是大力贯彻落实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关于大力推进开展临床研究和建设研究型医院要求的体现,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继立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究型病房后推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研究特色门诊
开诊时间:周五下午,周六、周日全天。
预约方式:
①门诊挂号机、门诊挂号处(人工)
②即将开放:公众号预约(免费)→选择【普通挂号】→【临床研究特色门诊】→【确认挂号】
(供稿:临床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