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王阿姨偶然在遮蔽右眼后发现,使用左眼看出去中央有个固定不动的黑影,看门框也有点弯弯曲曲的感觉,来我院眼底病门诊检查后,诊断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医生建议进行眼内注射。
眼内打针,学名叫做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目前已是国内外治疗眼底疾病的常规方法,它是通过将微量药物跨过眼睛的血视网膜屏障,直接送至眼睛内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眼内注射治疗方式。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可怕,但它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安全的治疗方式。
在注射前,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眼药水,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注射针头非常细,注射完毕针孔自行闭合,无须担心眼内组织外流,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几乎没有疼痛感。注射前后患者只需局部使用几天抗菌素滴眼液即可,假如注射结束后,针刺部分的白眼球发红(结膜下出血)或者眼内有几个黑点飞,均属正常现象,无须担心。
当出现中央视物模糊、视物扭曲、中央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往往提示眼底甚至是黄斑出现了问题,如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等。针对这类疾病,目前常用的眼内注射药物包含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又称为抗VEGF药物,这是一类单通路药物,目前临床常见的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其中后两者分属于融合蛋白类。
近日,又增加了一种靶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2)的双通路药物——法瑞西单抗,在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的同时增强血管的稳定性。
目前我院已完成了上海市的首批临床先行注射。针对不同的疾病,医生将根据病情按需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供稿: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