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务人事支部沈姗烨,学党纪、说清廉,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共产党人的廉政故事》。
《共产党人的廉政故事》
月读者:沈姗烨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廉洁,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育人要求。
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这几句诗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既是他的自警,也是他严以治家的铁律。
上海解放后,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父母从四川老家来到上海。陈毅和妻子张茜因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老人在市里游玩。可两位老人在家里实在坐不住,想多出去逛逛,于是就瞒着陈毅,邀请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陈仁农陪同。陈仁农私下联系陈毅秘书备好车,方便带老人出去观光。不久,这个“秘密”行动就被陈毅知道了。陈毅立刻出面制止,严肃诚恳地对父母讲:“我是你们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革命纪律。”陈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父母“约法三章”: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后来,两位老人打算回四川老家住,陈毅又向工作人员专门交代了三条安排意见,再次“约法三章”:一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二找普通民房住,不得向机关要房子;三安家事宜自行解决。对于陈毅的多次“约法三章”,陈毅父母之后再未违约。
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陈毅时刻坚持原则,处处廉洁奉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家风的好坏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一党、一国之兴衰。陈毅严于律己、从严治家,为世人树立了典范。
“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牢固树好“风向标”,加强道德修养,始终把灵魂置于高处,才能做到临难不却、履险不惧、担责不误、受屈不计,时刻把握严以修身的基本要求,自觉固本培元,完善高尚人格。
月读者
沈姗烨
座右铭:与光同行,贵在坚持
喜欢的作家:李娟
喜欢的书:《冬牧场》《寄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