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时总揉眼睛?看黑板总眯着眼却查不出近视?明明视力表能看到1.0,却抱怨“字在跳”“看书好累”?
这些被忽视的细节背后,可能藏着威胁孩子学习效率的隐形杀手——集合不足!
集合不足不要忽视
集合不足是一种视觉功能异常,国外约有5%~10%的学龄期青少年被集合不足所困扰,也就是30个孩子里有2~3个,所以并不罕见。而在我国,这个比例要高很多,尤其在近视的孩子中更加常见,因为这些孩子在未足矫的情况下,视近时会不用或少用调节,而作为协同作战的集合功能也会相应减弱,容易引起外隐斜,甚至外斜视。
即便孩子具备1.0的远视力,也会存在集合不足等视功能问题,因为1.0的视力只是指我们的双眼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看向远处所达到的远视力,他们在视近时也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为什么“无法聚焦”
放学回家做作业,看书弹琴玩乐高,有的还要使用触屏或电脑上网课。而集合不足对于任何需要近距离用眼的活动都有影响,比如阅读、书写和学习时,需要双眼的视线始终向内汇聚,才能聚焦在书本上,然后保持这个状态,逐字逐句地持续阅读,这时候,双眼[**]需要处于这样的持续“紧张”状态,尤其在阅读长篇文章时。而在记笔记的时候,从黑板到书本,视线需要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快速转换。
对于集合不足的孩子而言,这些场景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让他们的双眼视线汇聚。事实上,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他们的抱怨常常是“无法聚焦”。
集合不足带来的困扰
集合不足会带来很多困扰或症状,复视是其中之一
在阅读时,如果被集合不足困扰,您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是这样的:当阅读时,字符会分出重影。如果是孩子,因为缺乏参照,可能不会认为这是异常的情况,往往会说成是看书模糊或很难看清。
那么怎么去发现呢?
父母可以观察孩子表现的其他症状,比如放学后头痛、抱怨眼睛或身体疲劳、经常揉眼等等,因为集合不足会导致相关的[**]疼痛不适;父母也可能发现孩子阅读速度慢、抄写笔记难、做不完作业、阅读时理解困难而且不流畅,因为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控制双眼,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完成学习任务。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千万别再简单归结为“粗心”或“偷懒”。定期带孩子进行专业视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集合不足问题,才能让他们的双眼真正成为探索知识的窗口。
(供稿:视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