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体系建设要求,提升教师教学整体水平,同济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筹)定期举办院内教师系列培训活动。通过聚焦通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多个方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为医院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24年开展的培训情况:
第一期教师培训
2024年3月28日
特邀同济大学通识课程《健康·疾病·传播》负责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育处李颖处长就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通识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要求及发展方向等内容,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教学体会。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翁一鸣老师结合自己承担的通识教育课程《性与健康》,介绍了课程的师资团队、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设计等,强调了教学注意事项并交流经验体会。此次培训是我院进入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体系下开展的首次教师培训,得到了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培训。
第二期教师培训
2024年6月20日
智慧树课程顾问谢轶雯老师以“慕课课程建设”开展培训,从课程设计、制作和运行三方面介绍了课程团队的构成及分工,对拟制作的《数字时代的视觉健康》慕课课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课程设计中的大纲制作、视频时长和总时长要求,以及拍摄模式、样片制作、拍摄剪辑等课程制作各个环节的要点,为本年度的慕课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
第三期教师培训
2024年8月29日
智慧树咨询顾问毛乾燕老师在培训中分享了“如何使用智慧树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她以《数字时代的视觉健康》为例,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概念及申报要求,强调了混合式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并且详细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包括线上学习时间安排、课后作业布置、在线讨论组织、教学效果调研方法等内容,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展示了智慧树平台的AI模拟病例问诊功能,使教师们对混合式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四期教师培训
2024年11月14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教授、多项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刘畅教授分享了“上好一门课——新医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刘畅教授从新课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角度出发,提出教师与学生“共生、共赢、共同超越”的理念。她详细讲解了一堂完整课程的构成要素,包括精彩导入、理论内容展开、小结、思考题设置、参考资料提供及板书设计等,强调了立德树人理念、学科前沿涉及、学术争议处理等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此外,她还分享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课后作业多样化设计的思路,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教师系列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医院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训,教师们对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体系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慕课建设、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推动医院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医院将持续定期开展教学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推动医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供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