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多年的王先生最近发现,自己人到中年后看电脑或手机越来越吃力,经常出现视物模糊、眼球酸胀的感觉,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老花”了。
“老花”又称“老视”,多出现在40岁左右。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新硬化、增厚,眼睛调节能力下降,逐渐出现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表现为看近模糊不清,不得不将书本、手机拿远才能看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视最早可出现于38岁左右,42-44岁左右为发病高峰。有些人认为近视可以和老花“抵消”,但事实上,老花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年轻时近视,年纪大了也会老花。
近视的人得了老花眼后怎么办?
如果不选择手术,可能需要2副眼镜,一副用来看远、一副用来看近,需要根据使用场景不断更换眼镜;或者配一副渐进镜,将两副眼镜合二为一,但随着老花度数不断加深,可能要多次更换渐进镜,而且有些人根本无法适应渐进镜……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对视觉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家、画家、医生、老师、公务员、高管等职业人群。比如商业精英,他们可能白天要陪客户打高尔夫,晚上要回复电子邮件,极其不愿被烦人的近视镜和老花镜束缚。一方面是因为戴镜确实不方便,尤其是对没有长期戴镜经历的人来说是“妥妥的累赘”;另一方面则是认为佩戴老花镜就意味着衰老的开始,或者是职场竞争力的下降,这对于很多心态年轻的中年人来说无法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像王先生这样近视又老花的中年人却很少考虑手术矫正。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的王敏副主任医师介绍,许多中年人认为近视激光手术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年纪大了,虽然也想做激光手术,但是担心不能做或者效果不好。反正大半辈子都戴着眼镜习惯了,也不在乎多备几副眼镜,只能默默忍受着戴镜和不断换镜的不便,随身两副眼镜不离手,左手的看近、右手的看远,甚至要两副眼镜同时戴着……
实际上,随着现代角膜激光技术的发展,通过一次近视激光手术同时矫正近视和老视,帮助中年人摘镜、重获清晰视力已不是难事。据美国王明旭(Ming Wang)教授主编的眼科专著《老视手术矫正——第五次浪潮》介绍,矫正老花的手术已经在欧美开展多年,并获得众多患者的认可。在欧美国家,大约有近一半人知晓老花可以通过手术矫正。相比之下,尽管国内目前矫正老花的手术方式较全面,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可以通过手术彻底告别老花镜。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专科配备有国际先进的AMRIS阿玛仕准分子激光平台,广泛开展PresbyMAX迈可视老视矫正手术,针对个体条件进行详细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迈可视老视矫正手术利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进行精细切削塑形,在角膜表面模拟多焦点的方式,增加景深,达到术后既可以看远又可以看近的效果,适合40岁至55岁,已经出现老花症状的远视、正视以及近视的人群告别戴镜烦恼。
哪些人群可以做老视的
激光矫正手术?
①近视伴有老花症状,且有矫正老花的意愿。
②矫正视力正常;近视600度以内,散光400度以内。
③既往接受过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和/或散光,现在又出现老视症状的人群。
④已行白内障手术但是看近处有困难,希望摆脱老花镜的人群。
屈光手术专科介绍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配备有多台屈光手术设备、覆盖各种屈光手术类型的医院。
医院屈光手术专科拥有国际尖端的全飞秒、半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设备,并配备多套先进智能化的视觉质量检查和干眼诊疗设备,能够全面而精确地测量患者近视、远视、散光相关参数,个性化制定手术方案。
专科开展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SMILE)、半飞秒激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和近视眼内晶体植入手术(ICL),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屈光度数患者对高质量视觉体验的需求,让广大患者实现“亮眼明眸,清晰视界”。
(供稿:视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