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界如何与公众沟通”专题培训纪实
时间:2011-07-14来源:点击数:222次
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互联网深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每一个环节。因此,沟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沟通是双向、互动的、平等且彼此尊重的。沟通的目的是要把正面的消息传达给大众,把不良的信息消除,让公众支持理解我们。
近阶段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事件,如郭美美事件,吵得沸沸扬扬,但是我们的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及时的正面回击。社会正处在矛盾的高发期。人们压抑许久的情绪借助这些公众事件、借助网络平台爆发出事了。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和背景,学会如何沟通。
1、受众变化。我们所掌握的工具也发生变化,要更多的考虑受众、换位思考,知道、了解受众,掌握他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心理。
2、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对抗本位主义,医生这一行业因为职业特点相对闭塞,应因此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学会沟通的技巧,如衣服着装、坐姿、身体面对病人、眼睛的注视、说话的语气、面部的表情,语言的节奏以及肢体语言,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注意。
3、要开放胸怀,学会接纳。
作为眼病防治工作,虽然不用直接与病人接触,但是在大众的宣教各方面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这也是沟通的一方面,这堂课真是非常有意义。
最新资讯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科普周&开放日邀您赴约
- 人民日报:“家庭眼健康沉浸式科普计划”在沪启动
- 沪小康:刷手机到眼干眼涩!“防蓝光眼镜”真能护眼吗?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2025年科普周亮点
- 话匣子:音乐相伴,护眼有趣!上海眼防中心“明眸智游院”让患者边放松边学护眼知识
- 中国新闻网:探秘“人体发动机”、开启Eye Family计划 上海医疗机构科普宣传“花样多”
- 东方网:明眸智游院解锁沉浸式就诊新体验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Eye Family计划首启
- 青年报:智慧游院,沉浸式打卡!眼健康科普从“听知识”变成“玩着学”
- 话匣子:VR 训练+趣味游戏!上海眼防中心“家庭眼健康日”,让护眼知识“玩中学”
- 上海静安:告别唠叨式护眼!这本新书教孩子成为“眼健康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