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市、区两级视觉健康中心的合作发展,近日,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长宁研究创新中心专家研讨会在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专题探讨共建相关事宜。会议由区疾控中心主任赵文穗主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飚、中共市委党校教授贺小林、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邹海东、防治科科长朱剑锋、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眼科专家王于蓝、区卫健委副主任江萍、公共卫生科科长吴琼、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等出席会议。
会上,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简要介绍了市区两级视觉健康合作共建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今后的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作了规划和设想。
随后,专家们从总体目标、保障机制、模式建立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朱剑锋主任提出眼部病原体监测体系要跨前一步,加强实验室能力储备,丰富监测内容;强化“社区-家庭-医疗机构”三级联动,共同完善视觉健康档案的建立。
何鲜桂主任就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市区两级共同开展,真正做到信息开放和联通。
邹海东书记从模式改变出发,探讨结合长宁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充分发挥分级诊疗的优势,共同建设“视觉健康示范区”的远期目标。
王于蓝主任提出精准化宣教的概念,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疾病人群作出有针对性的宣教。
贺小林教授建议从政策角度入手,加强教育、卫生等多部门联合,以学校、家庭为落脚点,共同将设想落地、转化。
徐飚教授指出要依托市级平台支持,结合长宁特色,从干预模式和应用出发,探讨可推广的规范和指南,实现学科建设的双赢。
赵文穗主任提出要完善教育培训标准,切实加强基层技术力量。
最后,区卫健委江萍副主任总结讲话,分析了目前长宁在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上的优势,提出长宁作为先行先试的现场,要形成独有的特色,打造区级应用平台,做好成果转化应用,期待市区两级视觉健康中心协同创新、分工合作,在信息化建设、眼部病原体检测、人工智能筛查、健康教育分级推送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区域视觉健康能级。
据悉,在会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朱剑锋一行还就病原检测实验室共建事宜开展了调研,并邀请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主任滕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牛辰参与,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蔡恩茂出席。调研从检测项目、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合作路线,拓展新的病原检测方向,建立技术能力储备,获得了成果产出。
(来源:“长宁疾控”微信公众号)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科普周&开放日邀您赴约
- 致敬“我眼中的医师们” 感谢有你——德馨于行,技精于勤,2025年中国医师节快乐
- 用你的声音,给眼睛加份 “方言守护”—— 护眼活动邀你加入!
- 2025中国医师节特辑 | 我眼中的医师们:那些照亮生命的光明守护者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开展社区为老志愿服务,助力老年群体守护“心灵之窗”
- “全飞秒,助航军旅梦”——“八一”特别科普全平台上线
- 上海静安:三伏天减重别太拼!眼科专家: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 上海静安:暑期儿童眼外伤高发!专家:这几样东西千万别让孩子碰
- 直播预告 | 圆梦军旅生涯,告别近视束缚!
- 眼防月读 | 《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