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为何会“起风云”?
时间:2020-07-15来源:点击数:513次

       在日出或者黄昏时分,天边常常会出现像火焰一般美丽动人的赤色云霞,名叫“火烧云”。


       其实,在我们的眼底上也会“起风云”呢,可是这些“风云”可不像云霞那样令人心情愉悦,反而会带来很多困扰。


       在新冠疫情来袭的那些日子里,不少患友都遭受了这些”眼底风云”的困扰,视力受到极大损害。那些在疫情期中仍向眼科“逆行”的患者中有很大比例就是因为这样一类属于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眼底疾病。



       一、到底什么是眼底呢?健康的眼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要说清楚眼底,我们就不得不先说说眼睛的结构。


       从上面的眼球剖面图和照相机成像原理图,我们可以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其实很像一台精密缩小版的照相机: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和调焦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眼球内部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围成的空腔相当于照相机的暗室。从镜头到底片之间的通路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照相机就照不出清晰的照片,同理,换做人眼,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我们临床上所说的眼底,主要是指从晶状体往后的眼球内部结构,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从眼球的解剖上来看,眼底涉及的结构比较多,涉及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分布,所以也就比较复杂,包括的病种也是眼科里相对较多的。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重要的解剖结构,位于上下动静脉血管弓之间,由于该部位没有任何血管,又富含叶黄素而略显黄色,因此称之为黄斑。黄斑是眼底的正常组织结构,是视锥细胞密度最集中的区域,因此黄斑区域也是眼睛视觉较敏感部位,眼睛大量视觉信息均由黄斑采集传输至人体视觉中枢。而黄斑区是很多种眼底疾病的好发部位,多是由于黄斑区的视网膜或脉络膜毛细血管结构异常引起, 从而导致黄斑区出现出血、渗出、增殖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影响视锥细胞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的一大类眼病。我们今天谈到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也常常发生在黄斑区域,会引起黄斑部结构和功能破坏,造成视力明显下降,而且治疗迁延,不易完全治愈。


       眼睛作为全身最小、最精细、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却是非常重要,盲和视力损伤对人类的精神情绪影响巨大,会造成恐惧、沮丧、自卑等情绪。据统计人类对失明的恐惧仅次于对癌症的恐惧。因此对眼病的防控,尤其对致盲性高的眼底血管性疾病的防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眼底血管性疾病有哪些危害?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眼睛也正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手机、电脑等终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一系列视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人们眼睛的隐形伤害,尤其后者,临床上许多病例显示,正是由于这些慢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年轻化,致使许多老年人,乃至不少中年人群也都会深受其困扰。


      那么,这些疾病将会对我们的眼睛产生些什么样的影响?一项来自上海城乡的流调资料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近1/3的视力损伤(指盲和低视力)是由于眼底疾病引起的,而其中大部分属于眼底血管性疾病。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危害极大、影响视觉能力且严重可致盲的一类病症。一般来说眼底血管性疾病的发病都比较隐匿,根据不同的疾病分类会有不同的症状,但总体来说当疾病到了一定阶段都有些共同的临床表现,比如: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扭曲变形等是眼底血管性疾病最重要的症状,也是病人就诊的最直接原因。


       1、黄斑变性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下简称AMD)和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前者在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占15.5%,其中约20%为新生血管性AMD,可导致视力严重损失。随者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将逐渐增高。在发达国家及地区表现将更为突出。而后者在高度近视患者中高发,也是高度近视致盲的重要原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我们简称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以下简称DME),DR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是工作年龄段首要的致盲原因。病程长、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是其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反复的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和新生血管生成可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而DME影响约6.8%的DM患者,是这类人群最主要的致盲原因。


       3、视网膜静脉阻塞(以下简称 RVO,也称“眼梗”)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眼底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炎症、血液高黏度是其诱因,可致视力严重损伤。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常见眼底血管性疾病。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2%,常单眼发病,双眼同时发病少见。分为分支静脉阻塞(以下简称为BRVO )和中央静脉阻塞(以下简称为CRVO),其中BRVO是CRVO的4-6倍。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缺血是其最重要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


       需要提醒的是,眼底血管性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变化,等到了症状出现时已经比较晚。因此,做好预防和定期眼病筛查很重要。


       三、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现代诊疗方案上有哪些要素?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呢?


       眼底血管性疾病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症状早期常常不容易被患者所发现,因此了解有关其预防保健的关键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


       随着当今的治疗手段的进步,从治疗上来说,近十余年来,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已取得了革命性进步。尤其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的应用使患者视力提高成为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相比以往也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和康复效果。现今我们从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干预治疗,也已有多种不同种类眼内注射药物可在临床使用,并且根据病种多种药物均已陆续进入了医保时代;临床治疗上也常常应用药物、激光、手术等联合治疗方案,得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一切的基础是更基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这类疾病的预防诊治中需要注意几个原则哦~


       1、 做好定期的眼科专项筛查,及时发现眼部异常。建议40岁以上1-2年做一次眼科体检,50岁以上建议每年一次。平时也可应用Amsler表进行自我监测,及时发现黄斑疾病。


       2、针对眼底血管性疾病,要有全病程管理的理念。首先,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医生将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和疾病治疗国际国内公认的专家共识出发,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妥当的诊疗计划(包括药物的选择和联合治疗的方式等)。患者则应做好按医嘱及时治疗、定期随访。


       3、须进行综合管理。完善全面的身体检查,控制“三高“,优化各种危险因素控制、针对各种并发症治疗,最终提高视力和生活质量。


       4、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周期往往较长,疾病特点常常会迁延反复,但及时的随访复诊和跟进治疗对视功能的保存和挽回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需要建立全程跟踪管理的概念。


       总之,人类的眼底有时会起“风云”,定期眼科做个体检,即使“风云浪起”也不害怕,正确面对!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跟随医嘱,建立全病程管理的理念,力争获得最佳视功能的维护!


       最后,愿我们都拥有一个健康清晰的眼底世界!


- 专家电子名片 -

(识别太阳码,获取医生简介、线上预约挂号等)

       (供稿:眼科  童晓维)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咨询热线

021-6271-773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