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AI诊疗、儿童智能腕表…上海眼防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实践
时间:2022-04-15来源:上海电视台《聚焦热点》栏目点击数:410次


       3月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前不久,居家办公的王先生眼睛干痒难耐,因为小区封控管理正愁没法去医院看病的他刷到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的“线上义诊”活动消息,连忙扫码咨询,第一次体验了“云”问诊。“专家一对一解答,根据我的情况讲了几点医疗常识,真是救急!”王先生感叹道。


       而这只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其中一环,近年来,我院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品质,在解决群众医疗健康难题上精准发力,聚焦应用场景、机制创新与瓶颈突破,取得了切实成效。


       “一个卓越城市和文明社会的‘眼健康’,不仅要立足眼病治疗,更要在其‘前端’下功夫做好疾病防控。”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院长邹海东在接受纪实频道的采访中指出。


       近年来,我院加速推进眼病防治融合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眼健康服务落地全市16个区51个社区,多项技术创新融合儿童近视干预覆盖50余所试点学校,精准预约、智能问诊、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和出院小结等“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六大场景全面应用,让患者及家属一部手机就能“玩转”老洋房眼科医院,持续提高医院服务效能和患者就医满意度。


       上海的三级眼病预防和治疗融合体系,由社区“拍片”——二级医院“读片”——三级医院负责重要诊治“三步构成”。


       过去社区“拍片”、二级医院“读片”受限于人力,效率受到影响。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出现彻底打破这一局限,最大效率实现了各类致盲性眼病筛查辅助诊断,包括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黄斑变性等,20秒即可出筛查结果,一张照片可让居民对自己的眼健康状况“一目了然”,从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这项技术也能有效缓解社区眼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眼健康服务单一等痛点问题,创造了“家门口”精准、高效、方便、快捷的眼健康服务新体验。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已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门诊、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等全市16个区17个社区进行试点,预计未来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以前的眼病防治是以治疗为核心而展开的公共服务,在近视低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防治重心前移。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提高近视防控工作效率,经过为期2年的精心筹备后,我院成功开发了集档案查询、复诊通知、风险评估、专家咨询、就诊预约、科普资讯及互动社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明眸APP”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服务平台,荣获上海市医疗服务创新品牌。


       “明眸”APP已经开展在线推送初筛告知、危险因素采集问卷、反馈报告、转诊通知单和复诊提醒等,还调动医院入驻平台,由医院负责复诊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家长在手机上即可完成就诊预约。平台还植入了我院近视团队主导开发的近视风险评估模型,家长可对孩子近视发生的可能性或者近视进展的速度进行自测。


       为帮助儿童青少年更个性化、有效地防控近视,我院牵头研制了近视防控智能腕表。此款腕表可客观监测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用眼行为习惯,并依托数据化平台实时反馈指导,直接触达百万小学生,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科学用眼,并在长期的使用和配戴过程中让孩子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目前该腕表已应用能准确量化户外时间和近距离用眼的AI算法,并获得了相关发明专利。


       近年来,我院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数字化转型打造眼病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持续将便民惠民服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新模式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医院党委书记高玮在采访中表示,数字让医院更有温度,未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建设的路径,以数字化转型来持续推进上海市眼病的治疗和预防能力的提升,为广大民众构筑更为坚固、更为坚实、更为完善的眼病防治融合体系,“助力健康上海、助力健康中国,让大家一起向未来!”


       疫情当下,人工智能(AI)问诊、远程医疗等数字化转型实践将进一步助力战“疫”,赋能“视觉健康管理”新模式,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静待春暖花开!


       (资料来源:上海电视台《聚焦热点》栏目)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咨询热线

021-6271-773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