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市、区两级视觉健康中心的合作发展,近日,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长宁研究创新中心专家研讨会在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专题探讨共建相关事宜。会议由区疾控中心主任赵文穗主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飚、中共市委党校教授贺小林、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邹海东、防治科科长朱剑锋、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眼科专家王于蓝、区卫健委副主任江萍、公共卫生科科长吴琼、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等出席会议。

(图片内容:会议现场照片)
会上,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简要介绍了市区两级视觉健康合作共建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今后的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作了规划和设想。

(图片内容:王洁副主任发言)
随后,专家们从总体目标、保障机制、模式建立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片内容:朱剑锋、何鲜桂、邹海东、王于蓝发言)
朱剑锋主任提出眼部病原体监测体系要跨前一步,加强实验室能力储备,丰富监测内容;强化“社区-家庭-医疗机构”三级联动,共同完善视觉健康档案的建立。
何鲜桂主任就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市区两级共同开展,真正做到信息开放和联通。
邹海东书记从模式改变出发,探讨结合长宁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充分发挥分级诊疗的优势,共同建设“视觉健康示范区”的远期目标。
王于蓝主任提出精准化宣教的概念,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疾病人群作出有针对性的宣教。




(图片内容:贺小林、徐飚、赵文穗、江萍发言)
贺小林教授建议从政策角度入手,加强教育、卫生等多部门联合,以学校、家庭为落脚点,共同将设想落地、转化。
徐飚教授指出要依托市级平台支持,结合长宁特色,从干预模式和应用出发,探讨可推广的规范和指南,实现学科建设的双赢。
赵文穗主任提出要完善教育培训标准,切实加强基层技术力量。
最后,区卫健委江萍副主任总结讲话,分析了目前长宁在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上的优势,提出长宁作为先行先试的现场,要形成独有的特色,打造区级应用平台,做好成果转化应用,期待市区两级视觉健康中心协同创新、分工合作,在信息化建设、眼部病原体检测、人工智能筛查、健康教育分级推送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区域视觉健康能级。
据悉,在会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朱剑锋一行还就病原检测实验室共建事宜开展了调研,并邀请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主任滕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牛辰参与,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洁、蔡恩茂出席。调研从检测项目、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合作路线,拓展新的病原检测方向,建立技术能力储备,获得了成果产出。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科普周&开放日邀您赴约
- 我院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主题活动
- 筑牢数字“防火墙”,守护医患信息“生命线”——我院开展全院信息安全培训
- 聚焦一线,共话未来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举办基层医生儿童近视防控学术沙龙
- 我院在2025年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分会年会青年论文比赛中喜获佳绩
- 申康中心来院宣布院领导职务任免决定
- 邹海东院长带队出席2025年第19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
- 上海静安:眼睛“罢工”了?国庆中秋“刷屏”嗨玩,专家提醒科学护眼→
- 上海静安:沪赣同心点亮明眸!上海眼科专家为老区群众送光明
- 中国新闻网:沪赣同心续写新时代鱼水情 “初心.明眸行”照亮长征出发地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