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妹:很多家长咨询医生自己的孩子是属于“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那么近视有“真”、“假”之分吗?
小晋:据说我是假性近视。
小诗: 我是真性近视。
小药妹:其实,小晋提到的“假性近视”存在歧义[1],医学上严谨的表述是一种“调节性近视”,指用眼过度后,睫状肌过度调节、出现痉挛,而导致的远视力下降[2]。
我们的睫状肌就像“弹簧”一样调节晶状体,如果用眼过度(长期看近处)导致这个“弹簧”绷得太紧,看远的时候也无法放松,导致晶状体持续变凸,远处物体成像的聚焦在视网膜前,看远物体不清楚。
“调节性近视”时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是暂时的,可以通过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用药或视觉训练等方式来缓解。
小诗:那怎么判断我是真的近视还是“调节性近视”呢?
小药妹: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规医院眼科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即大家经常听到提到的“散瞳验光”[3]。
简单讲,医生一般会依据孩子们使用散瞳药物前、后验光的屈光度数和屈光度数变化来判断判断是真的近视了,还是暂时性“调节性近视”,还是两种情况都存在。
具体的判断标准一般如下:
如用药前近视度数符合近视的判定标准,用药后近视度数消失,(即变为正视或远视),则为“调节性近视”。
如用药后近视度数不变或度数降低值非常小,则为近视。
此外,用药后近视度数降低,但仍符合近视的判定标准,同时,近视度数降低值较大,则显示是近视和“调节性近视”共同存在的情况。
小药妹:因此,小朋友们要记住:近视就是近视,并没有“真假”之分!
所谓的“假性近视”其实是一种“眼睛疲劳的状态”。它不仅可存在于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中也有可能存在。散瞳验光是判断我们是否真的近视的有效办法。
[1] 任山章. 应将“假性近视”改为“调节性近视” [J]. 生物学教学, 2001, (07): 43.
[2] 邓蒙蒙, 张月强.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青少年调节性近视的防治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 30(01): 68-71+4.
[3] SANKARIDURG P, HE X, NADUVILATH T, et al. Comparison of noncycloplegic and cycloplegic autorefraction in categorizing refractive error data in children [J]. Acta ophthalmologica, 2017, 95(7): e633-e40.
[4] 禇仁远.眼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作者: 穆婉 丁莉
审稿专家:朱梦钧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科普周&开放日邀您赴约
- 人民日报:“家庭眼健康沉浸式科普计划”在沪启动
- 沪小康:刷手机到眼干眼涩!“防蓝光眼镜”真能护眼吗?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2025年科普周亮点
- 话匣子:音乐相伴,护眼有趣!上海眼防中心“明眸智游院”让患者边放松边学护眼知识
- 中国新闻网:探秘“人体发动机”、开启Eye Family计划 上海医疗机构科普宣传“花样多”
- 东方网:明眸智游院解锁沉浸式就诊新体验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Eye Family计划首启
- 青年报:智慧游院,沉浸式打卡!眼健康科普从“听知识”变成“玩着学”
- 话匣子:VR 训练+趣味游戏!上海眼防中心“家庭眼健康日”,让护眼知识“玩中学”
- 上海静安:告别唠叨式护眼!这本新书教孩子成为“眼健康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