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引发的投诉
一天,已经快到中午停诊时间了,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孩子急匆匆赶到门诊大厅的收费窗口。“快给我挂个号,我孩子要看眼睛。”妈妈说着便把孩子的医保信息卡递进窗口。新来的收费员小王接过来说:“请把医保记录册拿出来。”妈妈一愣,啊呀一声,“医保记录册忘记带了,怎么办?”旁边的爸爸着急地说:“医保记录册我们忘记带来了,你通融一下吧,回去拿来不及,医生要下班了。”小王说:“不行,医保病人看病必须用医保记录册,这是规定,我没办法通融啊。”爸爸听了很不满意,在门诊大厅里大声喧哗,指责小王不讲情理,并进行投诉。
事情发生后,投诉接待办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该病人还是经常到本院看病的一位“老病人”。后经院方协调致歉,这对夫妇方表示接受。
【点评】
本案例从表面看是小王在说话语气上不够婉转,是造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从中折射出管理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部门内部应从强化服务意识开始,教育员工尊重、理解患者需求,不管是主观需求还是心理愿望,让员工从心里明白服务的标准和需要达到的境界。在对患者的服务中,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进行工作。
如在本案例中,患者忘记带在医保记录册,收费员应在讲明医保规定的同时,给患者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目的是尽快地为患者解决现场就诊问题。“你们是否先自费挂号,明天可以再来用医保卡重新结算。”当然话语怎样讲,不能 统一要求,只是要让员工明白,不同的说话方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误会。
就差一句话
一个繁忙的工作日,医院收费处人头攒动,一位父亲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到窗口付费,收费员小张麻利地先将报价器报出的现金收找完毕,连同就医册递给了这位父亲。这时打印机出现卡纸现象,收据没有一次打印成功。就在小张低头调整打印机时,孩子开始吵闹,父亲以为窗口付费已经办完,就顺手将孩子拉走,准备去做接下来的检查。等到小张将收据打印好,再抬头看时,父亲和孩子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医保卡和收据就落在了小张手里。一会儿,只见父亲满头大汗地找过来,小张将医保卡和收据递给他,然而,父亲却很不满意地责怪小张“你没有办好怎么也不说一下,省的我来回跑这一趟,你这不是耽误我的功夫吗?”。
【点评】
医疗服务的过程是相互的,一方提供了服务,而患者却不知道,不仅会耽误患者就诊时间,也会给患者留下办事效率低的印象。
本案例中,收费员为患者办理付费结算过程中出现小故障,但没有及时告诉患者,虽然是以最快速度排除了故障,但患者并不知道。没有将收据和医保卡交还给患者,就意味着办理付费结算的服务工作实际尚未完成,还差一句话: “请稍等一下,您的收据还没有打印好。”为患者服务就要“一步到位”。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和警示是:窗口服务无小事,做任何事情都要认认真真,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把工作一环一环落到实处,每一个点都做到位了,那么这条线也就贯通了,达到患者满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科普周&开放日邀您赴约
- 人民日报:“家庭眼健康沉浸式科普计划”在沪启动
- 沪小康:刷手机到眼干眼涩!“防蓝光眼镜”真能护眼吗?
- 智慧管理 明眸生活——2025年科普周亮点
- 话匣子:音乐相伴,护眼有趣!上海眼防中心“明眸智游院”让患者边放松边学护眼知识
- 中国新闻网:探秘“人体发动机”、开启Eye Family计划 上海医疗机构科普宣传“花样多”
- 东方网:明眸智游院解锁沉浸式就诊新体验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Eye Family计划首启
- 青年报:智慧游院,沉浸式打卡!眼健康科普从“听知识”变成“玩着学”
- 话匣子:VR 训练+趣味游戏!上海眼防中心“家庭眼健康日”,让护眼知识“玩中学”
- 上海静安:告别唠叨式护眼!这本新书教孩子成为“眼健康第一责任人”